哈尼族风景(哈尼族风景图)

编辑:照明百科网 浏览量:

精品推荐!一起来看看今天的“哈尼族风景(哈尼族风景图)”。

1. 哈尼族风景

红河州的弥勒市位于红河州的最北边,被誉为红河州的北大门,总人口54万,总面积4004平方公里,风景优美,景区众多,有湖泉生态园、东风韵、太平湖森林公园、可邑小镇、锦屏山风景区等,境内交通四通八达,国道326纵贯复地,有通用机场、三个高铁站,距离省会昆明120余公里,是红河州内离昆明最近的一座城市。

哈尼族风景(哈尼族风景图)(图1)

2. 哈尼族风景图片

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是个集风景美食及具有少数民族风情的一个自治州。该自治州管辖八个县市。每个县市都有其独特的风景、民俗、美食文化。下面我把比较有名的景点说明白。

建水县的孔庙、十七拱桥、团山民居、朱家花园等。弥勒的红酒庄文化东风韵、自然生态风光生态园、甸溪河湿地公园、锦屏山风景区、民俗风情可邑小镇、太平湖森林公园都是非常不错的景区。元阳、红河的哈尼梯田等,这些地方都非常不错。

3. 哈尼族的民族风情是什么

哈尼族是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列中国第16大民族。

哈尼族属于国际性民族,根在中国。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哈尼族约185万人。其中,中国哈尼族143万人,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元阳、红河、绿春、金平、建水等县,思茅市的江城、普洱、澜沧、景东、镇沅、思茅、墨江等市县,玉溪市的元江、新平、峨山、易门等县,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勐海、景洪、勐腊等县,楚雄彝族自治州的双柏县及昆明市的禄劝县。

4. 哈尼族风景名胜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位于中国云南省东南部,北连昆明,东接文山,西邻玉溪,南与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接壤,北回归线横贯东西。

红河州有滇南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蒙自,有世界锡都个旧,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建水;文献名邦石屏;有河口和金水河两个国家级口岸;有的锡文化、陶瓷文化和梯田文化。红河是云南经济社会和人文自然的缩影,是云南近代工业的发祥地,也是中国走向东盟的陆路通道。

民族文化灿烂丰富

红河州总人口437万人,除汉族外,境内还居住有哈尼、彝、苗、傣、壮、瑶、回、布依、拉祜、布朗(莽人)等10个世居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58%。该州是全国哈尼族、彝族的主要聚居区之一,也是云南省回族较为集中的地区之一。

哈尼族苦扎扎节长街宴

红河州彝族古籍文献丰富,全州散存于民间的彝文古籍二千多卷,著名文献有《尼苏夺节》、《彝族创世纪》、《太阳历》等。经典的舞蹈有哈尼族的芒鼓舞、乐作舞,彝族阿细跳月、烟盒舞,苗族芦笙舞等。经典音乐有石屏彝族的海菜腔等。《哈尼四季生产调》、哈尼族多声部音乐、彝族烟盒舞、彝族海菜腔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苦扎扎节上载歌载舞

动植物王国与民族古文明交汇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拥有秀丽的南亚热带风光,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艺、民族风情,景致独特的名胜古迹,别具一格的传统工艺,具有较高科研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形成了风彩各异、丰富多彩的旅游景观。

弥勒白龙洞

大围山森林公园

建水古城临安府

红河州有自然保护区7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个),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堪称“天然动植物王国”,被誉为“滇南生物基因库”。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82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苏铁、金花茶等23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59种。

黄连山景区一角

舌尖上的红河让人垂涎欲滴

红河州地区饮食的最大特点是大多都是天然、无污染的绿色食品,这里的蔬菜种类齐全,甚至还有许多具有药用价值的野生蔬菜。另外,除了没有添加剂饲养的家畜,还有非益虫类的昆虫,如蝗虫、马蜂之类。

树皮凉拌菜

红河一直有着“美食之乡”的美誉,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有闻名于世的过桥米线、气锅鸡、烧豆腐等等美食佳肴以及名特小吃。它既是红河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十分珍贵的文化遗产。

哈尼豆豉

红河人对红河的美食佳肴一直有着深深的眷恋,当地人品尝这类食品时,多用水煮并配以蘸水,味道很独特,有的酸偏辣。

红河梯田 不可错过的视觉盛宴

红河哈尼梯田是以哈尼族为主的各族人民利用当地"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地理气候条件创造的农耕文明奇观,据载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

这里的梯田规模宏大,绵延整个红河南岸的元阳、绿春、金平等县,仅元阳县境内就有19万亩。这里水源丰富,空气湿润,雾气变化多端,将山谷和梯田装扮得含蓄生动。

20世纪80年代经一些摄影家的介绍,红河哈尼梯田开始名扬世界,世界各地的人们都被它壮美的自然景观所吸引。2023年6月22日在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红河哈尼梯田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增至45处。

5. 哈尼族地区

越南人有哈尼族人的基因。

越南人如果追根溯源的话也可以算是中国少数民族的分支,而且其实现在的越南人严格来说也是属于当初中国少数民族的后代,但是并不是纯粹中国少数民族分支,只能算是民族的混血。这就首说一下越南人的这个概念了,越南人是什么种族。虽然越南不是一个很大的地方,但是越南是一个多民族组成的国家,在越南就官方认定的民族就有55个。

6. 哈尼族民族风情

哈尼族与彝族、拉祜族等同源于古代羌族。

古代的羌族原游牧于青藏高原。

公元前384至前362年间,秦朝迅速扩张,居住于青藏高原的古羌人游牧群体受到攻击,流散迁徙,出现若干羌人演变的名号。“和夷”是古羌人南迁部族的一个分支,当他们定居于大渡河畔之后,为适应当地平坝及“百谷自生”的地理环境和条件,开始了农耕生活。哈尼族在于大渡河畔定居农耕之后,因战争等原因被迫离开农耕定居地而再度迁徙,进入云南亚热带哀牢山中。根据史籍记载,公元前3世纪活动于大渡河以南的“和夷”部落,就是今天哈尼族的先民,从公元4世纪到8世纪的初唐期间,部分哈尼族先民向西迁移到元江以西达澜沧江地区。唐人文献中,哈尼族的先民被称为“和蛮”。

7世纪中叶,“和蛮”的大首领向唐朝进贡方物,唐朝在给云南各族首领的敕书中列入了“和蛮”首领的名字,并承认他们为唐朝的臣属。“南诏”、“大理”地方政权建立后,其东部的“三十七蛮郡”中,“官桂思陀部”、“溪处甸部”、“伴溪落恐部”、“铁容甸部”等,都在今天哈尼族聚居的红河地区。

10世纪(大理国时期),哈尼族向傣族封建领主纳贡,开始进入封建社会。

元朝征服“大理”政权后,设置元江路军民总管府隶属云南行省。

明朝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推行土司制度,哈尼族部落首领由明王朝授予了土职官衔,并受所隶流官的统治。

清朝在云南实行改土归流,废除哈尼族地区的一些土官,流官制度代替了部分地方的土司制度,但思陀、溪处、落恐、左能、瓦渣、纳埂、犒牾卡等地土官仍被保留下来,土司仍然是这些地区的统治者。

1853年(清咸丰三年),哈尼族贫苦农民田四浪(又名田政、田以政,墨江县人)在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下,聚集三千多哈尼族、彝族、布朗族贫苦农民在团田乡绿叶凹壁村举行起义,迅速占领了哀牢山中段地区。

1856年,田四浪领导的起义军和彝族李文学领导的起义军共同联合作战,起义军在经济上实行“庶民原耕庄主之地,悉归庶民所有,不纳租,课税二成,荒不纳”的土地纲领,得到各族贫苦农民的拥护。

1895年,法国强迫清政府割让哀牢山南部的“十五猛”中的猛蚌、猛赖、猛梭、猛乌、乌得等5个“猛”地区。

1900年,蒙自的汉、哈尼、彝等各族奋起反抗,焚烧了侵略者在蒙自开设的洋关。法国以此为借口,出兵侵占十五猛中的猛丁(今金平县龙膊地区),哈尼族和各族人民击退了侵略军。

1917年,元阳县猛弄和金平县猛丁地区近两百个村寨爆发哈尼、苗、彝、傣等族联合大起义,起义军领袖是元阳哈尼族贫农妇女卢梅贝。

1925年和1935年,法国两次出兵侵扰红河、绿春、金平、江城等地,受到哈尼族和各族人民的英勇反击。

中华民国建立后,国民政府在红河南岸哀牢山区逐步改土归流,推行区、乡、镇制度。但土司区仍为“流官不入之地”,土司制度仍然完好无损。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 ,土司封建领主制度被废止。

1951年4月,中央民族访问团到红河地区访问,带来了党中央对各族人民的热情关怀,使哈尼族人民受到极大的鼓舞。

1951年,中央民族访问团帮助成立蒙自专区民族民主联合政府和元阳县民族民主联合政府。

1952年初,盘踞在哈尼族地区的土匪、特务已基本肃清,社会秩序安定,开始进行民主改革,发展生产创造。

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了“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同年,哈尼族地区成立了“红河哈尼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及区、乡级的“元阳县太和哈尼族彝族傣族联合自治区人民政府”、“元阳县麻栗寨哈尼族自治乡人民政府”。

1953年,西双版纳“格朗和哈尼族自治区”建立。

1954年元旦,成立红河哈尼族自治区。

1957年,红河哈尼族自治区与蒙自专区合并建立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7. 哈尼族旅游

云南泸西有阿庐风景名胜区,泸西武庙,城子古村旅游景点。

泸西为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下辖县,位于云南省东南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北部,泸西阿庐风景名胜区位于泸西县城北部,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有阿庐古洞、吾者温泉、阿拉湖、歹鲁瀑布、九溪山森林公园等五十余个景点,以喀斯特地下岩溶和江、湖、瀑、泉自然景观为主体。

泸西武庙,又称关岳庙,是泸西县“三庵六阁七寺八庙”中的“八庙”之一,在“八庙”中建筑、规模和地位仅次于文庙,是当地文物中的重要瑰宝之一。

城子古村位于泸西县永宁乡城子村,是云南省历史文化名村、保留有“昂土司府”、“李将军第”“姐妹墙”等历史遗迹,古村坐落在200多米高的飞凤坡上,1000余间土掌房墙墙相连,层层而上,依山伴水而建,拥有我国最大的、600多年前建造的“彝族土掌房”建筑群,有“土掌房”1000余间。

以上是关于“哈尼族风景(哈尼族风景图)”的相关内容了,好的文章越来越少人阅读,如果你觉得本文还不错,请分享照明百科网(zmads.com)给您的家人好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 )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xiaoqiang8276@g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合作: